关税之战,对国内农机影响几何?

第725期 2025-04-25 来源:大田农社 | 农机360网 作者:仇半农
内容字号:

近期,美国无端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中国随即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关税反制,此举对两国进出口商品及相关生产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农机行业及其从业者亦未能幸免。


近期有关关税的消息如黑天鹅一样满天飞,同时,各种分析文章层出不穷,观点各异,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本来对这个事不太上心,只是近期到一家播种机企业交流,得知他们从美国垦滋公司订购的播种盘马上要发货,但面临着累计145%的关税,200多万元的商品要多交250万元的关税,该公司目前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生产需求的刚性要求持续进口关键部件,另一方面新关税政策导致这些进口部件的成本显著增加,从而对自家品牌的播种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利润率造成重大影响。按了解,很多进出口企业都面临着这种问题,所以笔者感觉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进而真正弄懂,且为企业支些招,以应对当下的尴尬处境。

一、过程回顾

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尽管不少人对此事件持漠视态度,然而其客观影响却不容小觑,双方互相加征大比例关税,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中美经济上实际的脱钩,一方面是中国失去了美国这个大市场,另一方面是双方经贸、文化等交流的实质性的中断,对企业而言,眼前的困境在于进出口受阻和经营成本攀升,而长远的忧虑则是脱钩后技术与管理等核心纽带的断裂,中国农机技术进步步伐会放缓,兹事体大,不得不查。

自2024年起,中美互加关税的进程经历了多轮升级与激烈对抗,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这一现象更是愈演愈烈,以下为详细回顾:

(一)2024年关税战

2024年1月1日:

美国: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进行了调整,例如半导体关税增加到50%,太阳能组件(包括硅片和多晶硅)关税增加到50%,钨等关键矿产关税增加到25%。

2024年5月:

美国:对电动汽车(EV)的关税从25%增加到100%,同时对一些关键矿产和电池零部件也实施了新的关税。

(二)2025年关税升级的导火索

2025年2月1日:

美国: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涉及贸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

中国:随即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如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等加征10%,自2月10日起实施。

2025年3月3日:

美国:再次以芬太尼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试图通过单边加征关税迫使中国让步。

中国:于3月10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玉米、鸡肉、小麦等农产品加征15%关税,对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加征10%关税,以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三)2025年4月关税战全面爆发

2025年4月2日:

美国:宣布“全球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60个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加征更高关税。中国输美商品总税率提升至34%(叠加此前关税,部分商品总税率超50%)。

2025年4月4日:

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以捍卫自身贸易权益。

2025年4月8日:

美国:将对中国输美商品的“301条款”关税从34%提升至84%,涉及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板等总价值1800亿美元商品,试图打击中国新兴产业。

2025年4月9日:

美国:正式执行对华104%关税(含原有税率叠加新增部分),重点打击电子、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业。

中国:同步宣布对美全部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和半导体产业。

2025年4月10日:

中国: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以对等反制美方此前将关税提升至84%的单边行动。

二、关税测算

中国和美国互相展开互相惩罚的关税措施,大家共同的感觉是税率前所未有的高,“时代的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是一座大山”,具体到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身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做两个简单的测算:

1、从美国进口到国内的农机关税测算

假设国内某经销商要从美国进口一台价值150万元的约翰迪尔拖拉机,按美国4月10日对中国生效的关税制度,现在要多交多少万的关税?

根据2025年4月10日起生效的关税政策,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的关税。这一政策是在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之后,中国作出的回应。

假设原本从美国进口的价值150万元的约翰迪尔公司大马力拖拉机,之前适用的基础关税为10%,现在根据最新的政策,需要额外支付的关税为125%,那么现在需要额外支付的关税金额为:150万元 * (125% - 10%) = 168.75万元。

因此,现在需要多交168.75万元的关税。

2、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农机关税测算

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农机零部件货值比较大,所以我们就针对零部件做一个测算:按美国4月10日对中国生效的关税制度,假设要从中国出口到美国价值200万元的农机零部件,现在要多交多少万的关税?

基础税率:假设农机零部件原最惠国税率为0%(实际应该是4%~6%)。

新增关税:美国对华加征125%关税。

总税率 = 原税率 + 新增关税 = 0% + 125% = 125%。

额外关税 = 货物价值 × 新增关税 = 200万元 × 125% = 250万元。

也就是说价值200万元的农机零部件,现在中国出口企业或美国的进口商要多交250万元的关税,关税额甚至超过了货物本身的价值。对于高附加值、无可替代或属于奢侈品类别的中国产部件,企业或许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然而,对于普通商品而言,如此高昂的关税很可能导致商业活动的中断。

当然关税并不是全部,据我一个做国际贸易的朋友讲,关税计算基础是到岸价,按照现在的税率125%,就是250万美元的关税,此外,还需考虑增值税,其计算基础为到岸完税价,即450万美元,这意味着增值税同样构成了一笔不小的财务负担。

三、对国内农机企业的影响分析

这方面,国内一些专家和相关的媒体都做了一些预测,角度不同,结论也有差异,然而,整体上这些预测偏向乐观,且往往过于片面、感性或理想化,因此,我们需要从更为宽泛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

(一)对农机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由于中美几乎是对等性的惩罚性关税,从前文的测算可以看出来,无论是进口,抑或出口,增加的关税绝对值等于进出口货物原值或高于原值,这直接增加的是交易成本,而农机这种产品并非高科技或不可替代,所以必然结果是交易额的下降,甚至是消失。

目前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农机货值不到100亿元,说明美国对中国产农机依赖度不高,美国可以从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或土耳其等国家找到替代品,所以对低价值的国内农机生产企业和进出口企业会打击非常大,可预见到将是毁灭性的。

由于中国和美国几乎实行的是对等性的惩罚性的关税,所以对进口和出口企业的影响几乎是一样的。

对一些企业影响可能会尤为严重,如代理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等品牌的进口农机经销商,根据2024年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中国进口了1013台180马力以上的高端拖拉机,平均单价为102.68万。其中,从美国进口的拖拉机数量为278台。由于美国对华出口的拖拉机主要为200马力及以上的大型、重型拖拉机,且美国品牌拖拉机相较于国产品牌展现出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加征关税后,预计原产于美国的大型拖拉机进口量会显著下降,这可能会导致相关经销商业务的萎缩。

(二)对农机生产企业的影响

此处的农机生产企业特指国内农机生产企业,泛指所有的农机生产制造企业。

近期网上看到的消息,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的或过于乐观的观点,认为关税的提升会导致进口农机价格上涨,从而为国产高端农机带来新机遇,因此持乐观态度。

笔者认为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理解关税变化这件事,而应该是多维度、立体地去分析。

对于外向型的农机生产企业,尤其是面向美国市场出口占比很大的农机生产企业,美国高端145%的关税会让自己的产品毫无竞争力,可能会丢掉美国的生意了。

对于那些主要进口美国农机的经销商,特别是黑龙江、新疆等地的专业进口贸易商,未来进口农机的价格将大幅上升,很可能导致他们暂停相关业务,除非有高端用户愿意承担高昂的价格购买进口农机。

国内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农机生产企业,尤其是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高价值动力设备企业,主要是一拖东方红、潍柴雷沃、中联重科、铁建重工、钵施然、沃得农机等大型农机生产企业,的确高关税之下会为国产动力换挡、CVT拖拉机,大型纵轴流联合收获机、5米以上大型青贮联合收获机、采棉机带来利好,尤其是动力换挡、CVT拖拉机,国产替代步伐将加快,国产自动挡拖拉机将从有机无市转变为抢手商品。只有大量使用,国产动力换挡、CVT拖拉机才能加速技术成熟,否则将永无商业化之机。

也就是短期内是一个机会,这就像俄乌战争一样,战争一开打,欧美农机企业撤出俄罗斯市场,给中国企业一个填补空白和替代的机会。

但长期呢?长期可能会有问题,美国仍然引领着全球农机产业的发展,中国农机产业仍然处于学习和追赶的位置,长期和美国脱钩的结果是失去就近向美国及美国企业学习的机会,再说了没有美资企业先进产品的刺激和压力,国产农机进步的动力和懈怠,长期看不利于国产农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正所谓世界的繁荣是各个国家合作与交流的结果,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

四、建议和意见

危机危机,有危才会有机遇,明显地,中国关税大战对不同的企业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1、抓住机会快速发展国产高端农机

国产动力换挡、CVT等农机产品不是技不如人,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户不给机会,尤其是黑龙江、新疆等地的一些高端用户、组织化客户,形成了对进口品牌的高度认知,在购买时优先选择进口品牌,这部分用户消费能力强,是动力换挡、CVT的主流消费者,且是意见领袖,他们购买进口产品,就会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国产高端农机由于进入不了主流市场,没有机会充分验证而一直得不到技术熟化,这就是为什么国产农机企业三次引进动力换挡技术,三次失败的主要原因。

本次对美国进口到国内的农机加征84%的关税,进口受阻,这将是国产高端农机的难得的窗口期,国家会鼓励和支持国产高端农机发展,所以建议企业加快产品入市的步伐,快速与高端用户对接,争取到试用试配的机会,只要能有机会试用,就会有一些优秀的产品被用户认可,也就会有复购和大批量消费的机会。

2、开辟多元化进出口渠道

从2024年出口数据可以看出来,美国是中国农机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对中国农机征收125%关税后,中国农机出口美国的数量和金额急剧下滑,短期内政策波动剧烈,企业对此无能为力,难以扭转局势。因此,建议出口导向型企业重视国内市场,实施出口转内销策略,并开拓新市场,如欧洲、中东、东南亚等替代市场。

对于进口的企业,有一些产品只有美国有,但是像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欧洲国家,如德国克拉斯,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在欧洲工厂生产的产品,以及道依茨法尔公司的产品,都可全部或部分替代,这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美国出口的一些精密部件,如播种器、液压件、传感器、芯片等,在找不到替代品的情况下,要加快国产研发的速度,实现国产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


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战与关税战,源于根本利益的深刻分歧,其不可调和性显而易见,美国对中国的敌意持续存在,冲突与斗争因此难以平息,故而,农机企业需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以应对可能旷日持久的挑战,美国市场受阻,就积极调整市场布局,尤其是重视国内市场,对于国内难以进口或进口成本过高的产品,应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同时不自我封闭,还是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广泛接触,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市场。

多元化进出口渠道的建设不仅能够分散风险,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农机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与特点,定制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利用政策优势和地理邻近性,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结束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农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文章关键词: 农机 市场 关税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tougao@nongji360.com)联络。新闻热线:010-62278600/62276900。责任编辑:孙雪珍。

作者介绍

仇半农

农机行业资深专家,管理学硕士,有在农机推广部门,国内大型农机零部件企业、主机制造企业二十年工作经历,擅长营销策划与行业趋势分析,当前就职于国内某知名投资机构,专业从事三农政策及需求研究。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普惠三农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贷款 帮你维权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关于我们 农机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服务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用户指南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