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2024年至2026年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正在全面实施落地。新一轮补贴办法的调整、变化,以“稳产保供、优机优补、风险防控、服务提效”为核心,既延续了普惠性支持,又通过差异化补贴、创新试点、流程优化等举措,助力农机市场需求,支持农机新品创新、推动农机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政策调整方向、补贴重点、操作规范等六个维度,结合各省案例,分析政策对农机市场与企业的机遇与影响及应把握好规范操作的红线。
农机补贴居功至伟
二十年春秋织彩梦,千帆过尽韵悠长。我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自2005年试点起步,至今已走过整整二十年。二十载春耕秋收,这项财政支农惠机政策,以其连续的实施周期、巨额的资金投入、广泛的农机覆盖、庞大的受惠农户群体、深远的影响力度和强大的引领导向,在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堪称举世无双。二十年来,政策与时俱进,逐年完善,不断深化,如今已成为具有持久生命力、支撑行业发展的国家惠农惠机重要举措,为我国农机产业的壮大以及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按照三年一个实施周期的规划,2024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便开始精心谋划、调整、优化并紧锣密鼓地制定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2024 - 2026年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2024—2026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和应用补贴机具种类范围》《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等。这些文件极具规范性与指导性,为今后三年农机高质量发展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精准把握补贴重点
截至到2月底,三十多个省、市(区)依据国家两部2024 - 2026年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这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与资金状况,纷纷出台了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方案。各地在实施办法中各有侧重,从不同维度做出新调整、展现新变化、明确新要求 ,全力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本地区精准落地。
于全局着眼谋划产品市场,紧扣政策脉搏寻觅良机 。当下,农机市场依然弱势,政策引导频繁发力。各家制造及经销企业必须及时洞察这些新变化,深度钻研操作细则,精准捕捉政策为市场开辟的机会点。同时,严格把控申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点,这是企业稳健前行的关键所在,来不得半点疏忽,容不得一丝懈怠,务必时刻紧盯、精准把握、善于抓住、规范运用,将其视作关乎影响企业市场和发展的大事。
现将笔者的学习理解六方面体会,分享大家参考交流。
一一把握产业扶持重点
在这一轮农机补贴政策中,各地都围绕着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等目标,明确了新的支持重点。这给农机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与新要求。
黑龙江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重点支持大型智能化农机具。例如,对20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或无级变速拖拉机给予高额补贴,单机补贴最高可达25万元。 同时,对大型智能电驱气力精量播种机、高端联合收获机械也加大补贴力度,实行“优机优补贴”。这对于农机企业来说,是拓展大型智能化农机市场的机遇,但也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业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质量稳定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川是丘陵山区农业大省,针对丘陵山区地块小、地形复杂的特点,重点补贴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多功能农机具,如小型履带式旋耕机。这为农机企业开辟了细分市场,企业需要针对丘陵山区特殊的地形和作业需求,研发小型化、多功能化、适应性强的农机产品,同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支持有助于“六特”产业发展急需的农机具。对枸杞采摘机、葡萄修剪机等特色产业农机给予补贴,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机械化发展,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这要求农机企业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加强与地方农业部门和农户的沟通合作,研发出契合特色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农机具,从而在特色农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一锚定补贴新品的新机会
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农机领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而补贴政策对新品的支持力度和及时性在提升,为这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开辟了绿色通道。新型农机具不仅满足了农业生产日益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也为农机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大门。抓住补贴新品机遇,意味着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拓展增收新渠道。
在广东、吉林等省份,植保无人飞机已纳入通用补贴范围、全省实行,并补贴额度可观;同时,对智能灌溉设备也给予补贴,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灌溉,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江苏积极推广新能源农机,电动拖拉机,具备自动导航、智能监控等功能的新型农机具也成为补贴重点。新疆针对棉花产业,新型采棉机在技术上有了显著突破,对新型采棉机给予重点补贴。
一一增加农机创新产品试点补贴
这是本轮补贴一个突出改变,各地普遍增加了农机创新产品试点补贴,为农机企业开辟新赛道。江苏省 在农机创新产品试点中,将专项鉴定产品(如智能温室设备)纳入补贴,省级财政单独安排资金支持,年度限额4500万元。 湖北省报废更新扩围,新增田间作业监测终端、色选机等品类,报废并更新同种类机具可获额外50%补贴,推动存量设备升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业量挂钩补贴,试点与农机作业量(如播种面积、收割效率)绑定的兑付方式,鼓励高效应用。
一一注意补贴申请的新要求
各地在新一轮补贴政策中,对补贴申请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这也影响着农机企业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服务。
在河南,申请补贴的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需要通过手机APP进行线上申请。农户在购买农机后,只需通过手机APP上传相关资料,如购机发票、身份证明、农机铭牌照片等,即可完成补贴申请。这一举措简化了申请流程,提高了申请效率,同时也方便了管理部门审核。对于农机企业而言,需要及时向客户传达这一申请方式的变化,协助客户熟悉线上申请流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浙江对补贴申请的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补贴申请常年连续受理制,但要求在购机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这就要求农机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及时提醒客户注意申请时间节点,避免因错过申请时间而无法享受补贴。企业可以建立客户回访制度,在客户购机后的适当时间,主动联系客户,了解其补贴申请进度,提供必要的协助。 新疆以2024年6月1日为分界线,发票日期6月1日以前按2021 - 2023补贴标准执行;发票日期6月1日以后的,按2024 - 2026标准执行,并且强调发票日期必须是鉴定证书有效期内。这就提醒农机企业在销售时,要严格把控发票开具时间和鉴定证书有效期相关事宜,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补贴申请条件。同时,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解释清楚政策变化和要求,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纠纷。
江苏省采取资金预登记机制,当县级补贴资金不足时,允许购机者预登记申请,但需及时告知资金缺口风险。 湖北省 要求购机者通过线上渠道提交申请,并与政务平台对接,实现“最多跑一次”。 安徽省要求购机者承诺制,申请时需签署承诺书,确保购机价格、发票信息真实,违规者纳入信用黑名单。
一一规范程序的新细化
为了确保补贴政策公正、公平、公开实施,各地对补贴程序进行了新的细化,这对农机企业在产品质量把控和市场规范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北京建立了严格的补贴机具核验制度。在补贴机具发放到农户手中后,管理部门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核验,核对机具的型号、配置、发动机号等信息是否与申请资料一致。这就要求农机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和申报信息进行生产和销售,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真实性,确保交付给农户的机具与申报补贴的信息完全相符。
天津对补贴资金的发放流程进行了优化,明确规定了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限。从补贴申请审核通过到资金发放到农户账户,规定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大大提高了补贴资金的发放效率,让农户能够及时享受到补贴政策的实惠。这对于农机企业来说,虽然在资金回笼方面有了更明确的预期,但也要求企业在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料和信息,确保补贴申请和发放流程的顺利进行。
湖北省实行高风险机具核验,对新品、高补贴额机具实行“安装后核验”,避免空套补贴。安徽省利用大数据监管,依托全国农机作业调度平台,推进补贴机具唯一身份识别,加强跨区域违规行为排查。
湖南加强了对补贴申请资料的审核力度,要求申请资料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对提交虚假资料的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将取消其补贴资格,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通过严格审核,保障了补贴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农机企业在协助客户申请补贴时,要确保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同时加强对自身销售和服务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补贴申请资料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因资料问题影响客户享受补贴,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一一进一步提升补贴实施新便利
为了让补贴政策更好地惠及农户,各地在提升补贴实施便利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为农机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福建率先在全国开展补贴机具资质采信第三方检测报告试点,有效解决特色创新农机产品列入补贴难问题。同时,推广手机APP申请补贴,实行补贴申请常年连续受理制和限时办结制,补贴产品投档常态化和无纸化等一系列便民高效的举措。 对于农机企业来说,降低了特色创新产品进入补贴目录的门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农机产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政策,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推广速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安徽建立了农机补贴一站式服务窗口,将补贴申请、审核、核验等环节集中在一个窗口办理。农户在办理补贴相关业务时,无需在多个部门之间奔波,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如某农户在一站式服务窗口,一次性完成了补贴申请和相关资料审核,对这种便捷的服务方式赞不绝口。农机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加强与一站式服务窗口的沟通协作,及时了解补贴政策动态和农户需求,优化售后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海南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机补贴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掌握补贴申请进度、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实现精准管理。同时,为农户提供个性化的补贴政策推送服务,根据农户的种植类型、以往购机情况等,推送适合的补贴信息,提高了政策知晓率和实施效果。农机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研发,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24至2026年,新一轮农机补贴政策迎来调整与变化。这些变革,为提升农机用户需求注入了新的动力,带来全新契机,也为农机企业开辟了众多产品与市场机遇。然而,实施操作更加规范,也在产品鉴定、出厂文件齐全合规、补贴产品申报、对用户购机办理指导等诸方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