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农机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换代升级步伐的加快,动力换挡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高端智能收获机械等产品实现了批量上市销售。业内人士指出,农机市场高端产品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将迎来一波需求机遇。创新的营销模式与销售策略,加大推广力度,成为高端产品市场突破、产品增量的关键。
一、 构建“互联网 +” 融合模式
搭建高效的电商平台是融合模式的核心举措之一。通过平台厂商不仅要全面展示高端产品的技术参数、应用场景等详细信息,还要提供涵盖短视频宣传、在线咨询、交易支付及物流跟踪等环节一站式推广、购机、售后服务。构筑线上融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打破空间限制、地域限制,让更多潜在用户有机会了解和购买产品,博展市场覆盖面。用户在偏远地区也能通过平台浏览到最新的高端农机产品,在线咨询产品的适配性,实现线上直接下单、购机或是线上下单、线下提机。
运用大数据技术动态对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精准把握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规模用户的需求特点,厂商可以开展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从而显著提高推广效率和销售转化率,让每一份营销投入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回报。目前,头部企业、实力企业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区域用户的差异化诉求,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向多区域推广具备属地特点的高端农机产品,取得较好的产业位势。
二、实施“体验式 + 终端化” 联动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组织潜在、意向客户参加由企业主办的农机操作、使用体验活动,持续增强对企业产品产品认知和信任感,提高购机的倾向性。举办产品培训会、产品体验展和试乘试驾、田间作业演示会等活动,邀请用户现场观摩、体验产品作业效果,感受高端农机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等优势。与传统产品的使用进行对标,洞察高端农机在不同作业场景下的作业状态、工作效率、产品功能,切实认知高端产品带来的作业效益、驾乘舒适性。
厂商协同与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购机大户等进行深度合作,销售下沉市场末梢,根据需要适时建立高端农机产品终端服务点、推广点。服务点、推广点不仅提供技术培训、维修保养等服务,还能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技术人员定期为用户开展农机操作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产品。服务人员定期为用户讲解产品保养知识及要求,在产品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排除后顾之忧,赢得用户的认可和信赖。
三、推行品牌化多渠道宣传模式
高端农机产品的品牌精准定位是该模式的基础。由于高端产品刚刚实现批量上市,尚没有形成用户的差异化认知、认同。这就需要厂商突出产品技术领先、质量可靠、驾乘舒适、服务及时等核心卖点,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尽早树立领先的品牌形象。
多元化的渠道的宣传推广,能够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农机企业应将短视频社交平台、行业专业网站、专业杂志及户外广告牌等都应纳入宣传矩阵。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产品短视频、技术文章等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年轻一代用户和农业企业的关注。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农机作业的精彩短视频;开展直播活动,展示高端产品全方位形象,吸引大量用户观看和互动,持续提高影响力。在行业网站投放广告,则可以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农机专业杂志上投放广告,让有购买需求的企业和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该品牌的产品信息。
四、开展定制化服务模式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规模的用户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积极提供定制化的高端农机产品及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作物种类、地形地貌、农艺特点等差异较大,大田型农机产品无法完全满足现实需求。农机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对农机的功能、性能、地隙、功能、规格等进行定制。为丘陵山区用户定制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等特点的高端农机,为大规模种植基地定制作业高效、具备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的高端农机产品。
在提供定制化产品的同时,配套相应的技术指导、定期的维护保养等定制化服务。通过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保姆式、一揽子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让用户感受到农机企业的专业专注,增强用户对品牌产品的依赖和信任。
五、重塑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模式
实施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提升高端产品竞争力。具备系列高端农机制造能力的企业,应加快扩大高端市场份额,以改变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聚焦产品战略布局,依托资技术升级、管理创新、价值工程及规模化降本,不断降低高端产品成本及价格,加速高端市场渗透。动力换挡拖拉机,销量突破万台后具备实施价格竞争策略,以产品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降低国产高端机型购买门槛,重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倒逼农机企业早日实现高端产品切换,向动力换向、动力换挡拖拉机、高端智能收获机械等产品倾斜。尽快清理中低端产品社会库存,为高端产品腾出市场空间;同时淘汰低端产品产能、收缩中端产品销量,将企业制造、营销资源逐步转向高端产品。通过建立跨产品线利润调配机制,从优势产品利润中提取 5-10%,设立高端产品发展基金,定向用于高端机型促销、渠道建设、产品升级与用户体验优化,解决初期资金瓶颈,快速提升产品曝光与接受度。高端市场份额增长,投入资源较多,一旦形成规模优势,高端产品利润空间更大,长期收益超短期投入,将形成 “优势产品输血、高端产品成长、整体利润提升”的良性循环。
相关专家预计,“十五五”期间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40%左右。高端农机产品的制造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制定排他性的竞争策略,同时关注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产品重点,以实现持续发展目标。国家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推进实施了补短板新产品补贴试点、加快国产农机研发应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优机优补”、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等工作,将会对后期高端农机产品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带来更多机会。高端化农机发展的序幕已全面开启,谁将脱颖而出,值得业内高度关注。